当前位置:老域名购买查询-玉米号健康医患帮阮盛铁:优化配置医疗资源 帮医生塑造品牌
医患帮阮盛铁:优化配置医疗资源 帮医生塑造品牌
2022-10-09

医患帮CEO 阮盛铁

DoNews 8月18日特稿(记者 安宏)移动医疗已经成为当前投资市场最为活跃的产业之一。随着2014年这一领域创业窗口期的打开,围绕移动医疗的各垂直市场中创业公司大量涌现。

作为一款主要服务于医生群体的移动医疗平台,医患帮主要通过平台对诊前、诊中和诊后三部分对就医流程进行优化。

医患帮CEO阮盛铁在接受DoNews专访时表示,平台通过导诊和分诊等方式,根据病人不同的诊疗阶段、适应科室及患病程度对其进行分流筛选,合理分配医疗资源,提高就医效率。

据了解,医患帮平台目前仅上线了针对医生端的APP,而考基于下载成本问题,患者端则选择使用微信公众号代替。对此阮盛铁表示:“我们考虑首先要让患者培养自身健康管理习惯,随着个人健康数据库的逐渐丰富,未来也将针对患者开通专门的APP”。

从运营、医师资源定位寻求产品差异化

“移动医疗目前尚处发展探索期,各家平台在差异化探索方面刚刚起步”,阮盛铁表示,与春雨医生、好大夫等移动医疗APP相同,医患帮的就医流程也覆盖了诊前、诊中和诊后三方面。目前最大的差异化在于平台运营能力、方向和对医生的层级定位。

从运营角度而言,目前从事移动医疗服务的公司主要由传统医疗、传统互联网或投资人三个行业转型而来,相对割裂。而医患帮的母公司飞华健康网从事医疗媒体行业已经十余年,具备丰富的医疗资源网络,且处于盈利状态,有良好的自我供血机制,不会为了满足投资人一味强调数据,对产品用户体验的研究精力更集中。

从医师资源角度而言,阮盛铁表示,与春雨等医生资源主要偏向二三线医师的平台不同,医患帮目前集中服务副高级以上医师,并通过口碑传播和轻度病患转诊带动普通医生资源拓展。这也与政府提倡的“分级诊疗”不谋而合,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医师资源浪费。

抓住医生碎片时间解决就医痛点

不同于PC时代的问诊模式,移动医疗最大的优势是更加直观地打通了人与服务的连接,能够有效利用医生碎片化时间为患者提供服务。

“为医生找到最合适的患者”也是医患帮区别于其他移动就医平台的重要特点。阮盛铁介绍,医患帮可通过后台算法与前台患者进行匹配,在海量患者中甄选出合适的病案对医生端进行个性化推送,藉此保障医生在有限的碎片化时间内可以服务到更多有价值和有针对性的患者。

在阮盛铁看来,这也是提高医生服务一种有效措施。他认为,基于医患之间特殊的供需关系及双方资源的巨大差距,国内医生普遍对病人没有服务意识。而解决这一痛点的最大的难点是对医生的问诊习惯和患者就医习惯的改变。

“很多患者不管是否对症也宁可排队或高价购买黄牛号挂专家诊,但专家级医师的日接诊量始终有限”,阮盛铁认为,这不仅让患者增加就医时间和资金成本,也是造成医疗资源浪费的一个重要原因。

医患帮可帮助一线医生将只需轻问诊或需要做完初步各项检查的患者分流至普通医生手中,保障患者就医时必要的检查报告已经完备才有资格线上挂号专家。阮盛铁表示,随着病患健康大数据的逐渐丰富,未来甚至可以通过对患者信息的分析处理直接给出诊断结果,免去轻度患者的就医环节。

另一方面,医患帮作为医生端的“智能医助”,也可以帮助其记录患者就医数据,有效减少医生误诊、重复检查等问题。

据了解,医生在医患帮平台中的营收主要集中于电话、图文咨询等诊后服务。咨询费用从免费到600元不等,由医生自行制定。一般一线医生平均月收入过万。同时也节省了患者的时间和问诊成本,尤其适用于异地患者。

目前,医患帮平台共有医生4248名,其中,三甲医院的医生1406名,有300位可以门诊预约,400余位可以提供咨询服务;患者用户规模达40万。预计到今年底,平台医生总数可达1万人,三甲医院的医生有望达到4000人。

强调医生个人品牌 与院方不再是对立关系

受到地域和规模限制,三甲医院日承载病患的能力始终有限。而大范围的患者涌入也导致就医环境恶化、医患纠纷频发,使目前国内医疗体系饱受诟病,院方市场亟待改变。

阮盛铁认为,未来的医院将如商场一样,院方声誉会被逐渐弱化,而医生个人品牌概念更加清晰,医患则致力于通过提供技术和服务支持打造医生自媒体概念。

但他同时强调,作为诊疗平台,医院是就医流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医患帮只是让整个流程更通畅。据了解,医患帮已与安定门中医医院、朝阳医院、同仁医院等30余家北京地区医院签订合作协议。

阮盛铁表示,医患帮对大型医院的营收不会造成威胁,平台的挂号体系将通过直接接入医院挂号体系和医生端间接导入两种方式导入院方。甚至可以通过导流患者形式对二三线医院带来更多盈利。

而对于自身商业计划,医患帮选择向患者端收取陪诊等VIP服务费用。此外,随着患者健康大数据的逐渐积累,也会向药厂、医疗器械厂商等相关服务行业提供付费健康数据报告。阮盛铁透露,将在明年正式启动商业化,目前仍处于尝试阶段。

阮盛铁同时透露,未来不排除会与部分正规、品牌化的高端民营医院进行合作,“这些医院在医疗器械、服务和医师资源方面均定位于高端路线,院方运营理念更开放,也是医患帮盈利的一种渠道”。

相关行业数据显示,随着移动技术提升及政府鼓励医生转诊、多点执业等利好政策出台,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接受移动医疗。预计到2017年,该行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200亿元人民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