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老域名购买查询-玉米号健康肿瘤科研转化:借大数据“东风”
肿瘤科研转化:借大数据“东风”
2022-07-02

肿瘤疾病的治疗,一直都是在突破和研究的。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公布的全球癌症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新增的癌症患者达到1810万人,因为癌症死亡的人数为960万人。我国新发病例数380.4万例,占据全球癌症新发病人数的20%以上。

在近日召开的第三届肿瘤转化医学国际学术大会上,各国学者围绕目前国内外转化医学研究成果、肿瘤的基础与临床、人工智能在肿瘤研究领域的应用、生物大数据时代的肿瘤精准治疗等方面做专题报告,大会由天津市肿瘤医院主办。

1

肿瘤科研转化:借大数据“东风”

大会主席、天津市肿瘤医院院长王平教授:目前,我国肿瘤治疗在将研究成果转化为临床应用方面仍有不足,与国际仍有差距。实现肿瘤精准医疗,需要搭建海量肿瘤临床数据平台。2016年,天津市肿瘤医院率先建立“肿瘤精准医学大数据中心”,开始搭建覆盖我国常见恶性肿瘤的临床及组学大数据平台。

大会执行主席陈可欣教授:肿瘤精准医学大数据中心将病历信息根据时间轴进行全盘汇总整合,建立了符合国际标准、汇集220万例患者数据的临床医学数据中心。

基因组方面数据 ●

初步完成500余例肺癌、肾癌、肝癌病例的组织标本的全外显子组测序,预计明年初将正式上线与平台对接,并将进一步加强对其他病种的二代基因测序,通过进行已知癌症相关基因靶点的测序筛查,促进精准医学研究成果转化到临床,提高个体化治疗水平。

● 病例随访数据 ●

率先开展与样本关联的10余病种的病例进行出院后随访,已完成首批试点项目的2万余例病例随访,将来可通过回顾性生存分析,为肿瘤治疗和用药模型的构建提供相应依据。

2

肿瘤放疗:由物理精细到生物精细

从会上各国学者的报告看,当前肿瘤在诊断分类、治疗策略等方面都呈现出精准化和个体化发展趋势。

以放疗为例,分子生物学指导下的肿瘤个体化放射精准治疗已经成为肿瘤放疗发展的新趋势,放射治疗正从物理精准走向生物精准。原先强调的个体化放疗主要是根据患者的体质、病灶大小、位置、病理类型来制订治疗方案。

感性、肿瘤的异质性、病人的损伤等因素,从而制订精准化治疗方案。

未来,放疗联合免疫治疗的临床试验及基础研究,或许能为放疗联合免疫治疗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力证据。

3

肿瘤精准诊疗:强调“分型而治”

大会执行主席徐波教授:当前在分子生物学指导下,国内外的肿瘤精准诊疗都更加强调“分型而治”。

以乳腺癌为例,精准诊疗呈现出三个变化趋势。

● 检测的变化 ●

当前乳腺癌的影像学检查、免疫组化、基因检测的分级诊断结果已经愈发精确,不仅可发现小至1毫米的肿物,还可以将乳腺癌分为不同亚型,从而根据每种亚型的生物学特性,掌握其在发病人群、治疗策略和临床预后等方面的差异。

● 治疗的变化 ●

过去医生主要根据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来选择治疗方案,如今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乳腺癌易感基因和致癌位点相继被发现,为乳腺癌精准治疗的药物选择与副作用控制提供了更多科学依据。

靶向治疗的出现更是在改善晚期乳腺癌患者预后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即使是HER2阳性乳腺癌,治疗效果及预后也得以显著提高。

优化患者生活质量的变化 ●

在患者的生活质量方面,更加优化患者的治疗方式。治疗选择已经从过去的“最大可耐受”转向“最小可治疗”,让乳腺癌治疗不仅仅局限于生存,而是在疾病规范化诊治的前提下,更加注重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