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老域名购买查询-玉米号健康积极扶贫支教 安利创特色公益模式
积极扶贫支教 安利创特色公益模式
2023-01-26

几年前,企业社会责任在国内还是一个新鲜的名词。近两年的金融危机、食品安全等事件,使得人们更加关注企业成长与社会责任之间的紧密结合。各个领域、行业,都在高调倡导企业实施社会企业责任,今年的深交所、上交所也都分别发布了社会责任指数。企业社会责任从理念进展到实践,已经迅速在国内落地生根。

安利公司作为一个创建长达50年的家族企业,在进入中国市场后,结合海外市场成功总结的企业社会责任经验,通过不断的调整和推动,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公益模式。

七年持续支教

“用一年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在第十一届研究生支教团出征前,来自中山大学的志愿者刘岩踌躇满志,他一再表示支教志愿者是一座桥梁。“我们在第一线,最了解受援地的实际需要,我们不能马上为当地带来根本的改变,但是我们志愿者可以通过支教接力活动,不断地影响身边的人,架好企业与社会之间的桥梁。”

2009年8月25日,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的共同组织实施下,来自全国79所高校的645名研究生支教团成员齐聚贵州大学,经过郑重宣誓,开始踏上第十一届青年扶贫接力计划的支教征程。

在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中,研究生支教团是一项重要的志愿服务项目,自1999年以来已组建和选派了十届。到目前,安利公司参与支教项目已达七年多的时间,并在全国公共事务部门的指导下,成立了全国项目。

在8月25日的支教团出征仪式上,安利(中国)公共事务副总裁余放宣布:安利(中国)将与共青团中央合作推出“安利名校支教彩虹计划”,承诺首期以1500万元人民币的预算额度,分三年资助研究生支教团开展自主创设的支教扶贫项目。通过这个项目实施,安利计划三年内能够实现支教项目资助的孩子达到70万。

安利(中国)公共事务副总裁余放表示,支教活动非常有意义,改变了很多孩子的命运。彩虹计划除了在教育方面给予支持,比如改善当地的教育条件和设施,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推进素质教育的项目等,同时还会根据支教学生的反馈,就中西部的扶贫开发等项目进行资助。支教学生只要有比较完善的项目书报上,经过“彩虹计划”项目评审委员会的优化、遴选以后,都会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

构建社会责任体系

经过长期的支教工作,研究生支教团的同学被公认为是集合了中国当代素质最高、最有热情、最有能量的志愿者。他们去到服务地支教,除了教书育人,也有能力为当地带去更多积极的变化,为当地发展解决资金以及资源上的制约。去年安利(中国)是与22所国内的重点高校进行合作,今年“彩虹计划”这笔资金将开放给全部的79所参与到研究生支教团的成员,未来可能范围更广。记者了解到,安利实施支教计划的七年来,通过支教学生的反馈,为受援地区出资建起了爱心桥、水泥操场、校舍等。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副总监匡冀南认为,相比较企业简单的捐资、捐款,通过这种与一线支教人员积极互动的方式,能够提供当地最需要的物资,真正实现“每个人都是一所流动的希望学校”。

安利在进入中国市场后,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多次因积极参与公益事业而受赞誉,成为公益企业中的明星。截至2008年底,安利累计赞助各类公益活动4500多项,投入资金约2.8亿元人民币。国际知名调查公司AC Nielsen 2008年调查结果显示,安利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分别达到100%和84%,产品美誉度达90%。在2008年,安利(中国)的销售额也高达176亿元人民币。

目前,安利公司依然由创办人家族所拥有。安利(中国)公共事务副总裁余放表示,从创立安利公司开始,为社会作出贡献就是一种传统和文化。为延续和发扬这一精神,安利(中国)公司专门成立了实施和推广企业社会责任的部门,公司在内部有很完善的社会责任体系,有自己完整的体系和框架,包括公司自治方面,对消费者负责,对员工负责,对环境负责,对社会负责等等。

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副秘书长朱迎认为,安利公司参与研究生支教团计划是很有远见的,体现了安利的公益形象,同时也是安利企业文化的体现。

企业员工成志愿者主体

在安利公司,志愿者的社会责任是很显著的特征。目前安利公司在全国31个省有5万名的注册志愿者,堪称中国最大的企业志愿者团队。志愿者的主体就是销售人员,这是安利很特别的地方,也与公司业务模式有关系。通过公司为员工搭建平台,久而久之,安利员工形成有规模的志愿者群体。他们在社会上拥有一定的知名度,在各地都是当地最活跃的志愿者群体,同时也参加了许多有影响力的活动,如上海的特奥会,以及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下一站可能会参与世博会。

对于安利员工对公益项目的积极推进,余放认为这是社会责任、公益、和谐社会之间的关系。作为社会公民的一分子,对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甚至对老百姓生活的幸福都是负有一份责任的。像安利创办人实施公益项目的初衷一样,安利(中国)公司也希望能够通过一系列的公益活动,让外界感受到安利不仅经营上是成功的,同时也是有道德观、有责任心的企业。余放希望通过这些活动带动更多安利的员工:“我们的营销人员都能尽好自己的责任,成为良好的社会公民,这样的企业越来越多,这样社会就会越来越和谐,这是我们很朴素的想法。”

根据瑞森德的一项统计结果显示,目前中国在海外上市的公司已经超过1600家,但是真正具有清晰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的公司不超过3%,能在实践中很好地践行企业社会责任的企业则不到1%。

相比较一些企业的停留在表面的企业社会责任关注,安利(中国)已经深刻地将企业社会责任植根到企业文化当中,依托庞大的营销团队,得以将各项公益活动落实到细微之处。

社会营销长期推动品牌发展

儿童和环保,目前是安利公益事业的两大要素。在安利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公布的信息显示,2009年安利计划全球目标是惠及1千万儿童,这项活动基于安利全球“爱心手牵手”关爱儿童大行动。对此,安利(中国)非常注重国际公益活动在中国市场的落地、实施。如SOS儿童村建设等,为上千儿童带来关爱。汶川地震后,安利(中国)捐资106万元援建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安利春雷教师培训中心”,培训老师240名,受益儿童多达12000人。

目前,安利选择公益的时候出发点有两个:一是跟企业的价值观和文化紧密联系;另外一个还是回到和谐社会的建设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说,安利的公益模式是有安利特色的,(前提是有中国特色的),其公益项目与品牌定位也有一定的关系。通过安利一系列的公益项目、带动性,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公益事业中。对于企业而言,这不仅增加了员工的责任感,同时也增强了客户的黏性。

从安利的角度来看,无论是社会责任,还是做公益,对企业而言其实很难用好处来形容。余放向记者表示,做公益、做慈善是内心的理念。客观来讲,在做公益的过程中,的确是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对安利来讲收获有三方面:

其一是社群的融合度。公司在做慈善和公益的活动中,增强了社群的密切程度;其二是增强安利品牌的亲和度。一个负责任的企业,一定会让大家觉得有亲情、有亲和力,一定更加愿意接受这个品牌。其三是能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因为在做公益事业的过程中,把很多有爱心、道德感、责任感的员工以及销售人员凝聚在一起。这种凝聚度是很高层面的,是基于一种道德的情操,是责任心连在一起的。这种凝聚度对企业长期的健康发展是非常有帮助。

对于安利举办的系列公益活动,著名营销专家丁邦清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企业推出公益项目,其终极目的是提升品牌的美誉度和社会形象。他认为:企业的营销工作通常有两个层面。一个是市场营销,“这就像种树,给树木浇水、施肥,可以直观地看到树木成长”;另外一个层面就是社会营销,相比市场营销的“种树”,社会营销更多关注的是为树木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丁邦清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公益活动能够增强公民感,对于企业的品牌形象而言,是一种间接的,同时也是更为长远的帮助,因而更受大型企业的青睐。